随心院位于小野氏兴旺的小野乡内,该地曾出现小野妹子、小野篁等着名人物,江户时代发行的《拾遗都名所图会》中也称之为“小野随心院”。
随心院也是与小野小町相关的寺院。
小町是平安时代前期的歌人,以绝世美貌而闻名。
她作为唯一入选“六歌仙”的女性,以出色的歌才着称,却一生充满谜团,关于小町的传说流传全国各地。
境内有小町使用过的“小町化妆井”、埋葬千封情书的“文冢”、象征其与深草少将悲恋的榧木之孙木等。
堂内保存着用情书贴于像内的“文张地藏尊像”、据说是小町百岁形象的“卒塔婆小町坐像”、描述小町生平的“极彩色梅香小町绘图”等,有许多与小町有关的文物。
此外,每年三月下旬,身着淡红色衣装的少女们会举行“淡红舞”,纪念深草少将为了小町而“夜行百次”的传说,并随节奏舞蹈。
与深草少将的悲恋
深草少将热情追求小野小町,每日探访持续了100天,但最终未能如愿,而后身亡的故事。这一故事以“百夜通行”为人所知。据说,小町会用深草少将每次探访时携带的榧子来计算日子。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
江户时代
从德川家康于庆长5年(即1600年)关原合战胜利后,1603年于江户开设幕府开始,到庆应3年(即1867年)德川庆喜大政奉还为止的约260年的期间。亦称德川时代。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
小野小町
平安初期的女流歌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六歌仙及三十六歌仙之一。关于她的出生有诸多说法,尚无定论。曾供职于仁明与文德天皇的后宫。作为美人的代表,她的形象逐渐被传说化,成为谣曲、净瑠璃及御伽草子等的题材。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
六歌仙
平安时代初期的六位杰出歌人。《古今和歌集》序文中提到的僧正遍昭、在原业平、文屋康秀、喜撰法师、小野小町和大伴黑主。“六歌仙”这一名称是后世赋予的。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
小野氏
活跃于7世纪前半至平安时代中期的氏族。包括小野妹子在内,曾担任遣唐使等职务者以及地方官员者众多。此外,还有以汉诗和和歌闻名并升职至参议的小野篁,加上以书法闻名的小野道风等,均为此氏族的代表人物。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
平安时代
指从桓武天皇平安迁都(794年)至镰仓幕府成立(1185年)为止的约400年间,政权中心位于平安京(京都)的时代。通常分为初、中、后三个时期,即律令制再兴期、摄关期、院政期(末期为平氏政权期)。亦称平安朝时代。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
寄木结构
一种木雕技法,将多块木材组合制作雕像的头部和身体部分。优点是能透过挖空内部来减轻重量,并能以较少的木材制作出大型雕像等。这是日本独有的技法,于平安时代中期至后期完成发展。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
亲严
生于1151年,卒于1236年。平安时代后期至镰仓时代前期的真言宗僧侣。曾担任东寺长者,并成为随心院的首代门迹,后就任东大寺别当。他进行了祈雨法以及宫中安产祈愿的祈祷,被称为随心院大僧正。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